|
东门大桥:一段难以卸下的记忆周末一大早,艳阳高照,多年不见的电大同学与我相约,在成都东门大桥旁的府河岸边茶叙。 家居城西,遂乘地铁向东疾行。目的站东门大桥到了,出站后,我伫立桥头,四处张望,眼前身后高楼林立,挺拔摩天;一条宽街穿越大桥,左右延伸,不见尽头,牛市口与盐市口,“知向谁边”?这桥是东门大桥?那街是东大街?许久没到这方来,变化之巨大,一时间竟让我这老成都也迷失了方向,辨不清景物,顿生几分尴尬。 我虽多年居家城西,但对东门大桥自幼印象深刻。上世纪60年代中,尚为学童的我,不时跟随母亲乘坐通惠门至牛市口的电车,前往她位于牛市口的单位。东门大桥是必经之地。当年那座矗立桥头的“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”(如图),抗日军人背挎大刀,持枪冲锋的雄姿,总让我目光流连,心生景仰,至今铭记脑海。 1977年冬,我曾在东门大桥西头北侧的成都中药厂仓库临时工作,每天运送药材配料到桥东南侧水津街口的生产厂区,都要从大桥上来来往往。那时的大桥简朴得近乎寒碜;周边亦是狭街陋巷,老房旧屋,灰暗的色调中凸显岁月的沧桑。不过,就在这平凡工作的平淡日子里,东门大桥竟也给我带来过一份特殊的记忆。 大约是1977年12月初的一天,我早晨上班时,看见大桥南侧街边房舍的墙壁上,赫然挂出了一幅安县文工团赴蓉演出歌剧《刘三姐》的硕大广告。油彩绘制的广告画中,身着红衫,头戴斗笠的刘三姐,笑靥生动,明目皓齿,仿若一缕清风从桥畔拂过,亦为灰扑扑的街景平添了一抹亮丽的嫣红。路人纷纷驻足而观,议论风生。尽管时值寒冬,可人们仿佛嗅到了拨乱反正,文艺春天已然来临的气息。“山顶有花山脚香,桥底有水桥面凉”,那桥下哗哗流淌的府河,宛如满载山歌的春水,在我心中荡起涟漪:曾经脍炙人口的电影《刘三姐》又何时能够重现银幕?那段时间,每每从“刘三姐”面前走过,我总是怀有一份期待。而不久后的1978年元旦,影片《刘三姐》始在全国复映,轰动一时。 大桥之上,车来人往,嘈杂的声浪把我从久远的忆想中召回到现实。来到相约的“东门码头”处,我与同学围坐树下,唤来香茶,慢啜细品。往事已远,现实弥新。宽阔的东门大桥横跨府河两岸,用自己坚实的脊背,承载着都市的通达与人们的畅行;亦承载着我一段难以卸下的记忆。 (晚霞报记者 何一东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