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
新闻动态

详细内容

当年我家是“倒找户”

岁月匆匆,58年很快就这样过去了,如今的生活很幸福,回忆我家当年是“倒找户”的岁月,不免感慨良多。

我至今记忆最深的一句话,就是年幼时母亲告诉我说:“你家住在新都县马家公社六大队一生产队。”我出生时病痛多,打了不少针吃了不少药,母亲怕我走丢了,所以特别告诉了我家住哪儿。

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,我们那个大队的社员都是从早到晚集体劳动,庄稼收成不是很好,所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我10来岁的时候,住杨柳河的邓三爸就在我面前抱怨说:“几十年的大锅饭,这样要不得,再这样搞下去,有好多人恐怕都要吃不起饭了。”

他还说:“你看嘛,农作物的栽种常常赶不上季节,水稻的栽插往往过了农历‘夏至’,甚至拖到‘小暑’才关秧门,满满当当地拖迟了一个多季节。你哄它,它哄你,立竿见影的是肚子要吃亏。”

每年到10月底搞年终决算的时候,由于工分值太低了,一个工(男劳动力10分)才几分角把钱,高的时候也超不过两角钱。女劳动力只拿得到八成,学校刚毕业的回生产队做一天才拿得到五成。大家一年辛苦下来,生产队还出现了不少“倒找户”:也就是说,除上半年还能分配点零碎谷物、小麦、土豆、红苕之外,年终决算时,不但分不到一分钱,所分口粮还得拿钱去买,才称得了谷物之类回家。但在那个年代,既然是“倒找户”,社员哪来什么钱啊?这对“倒找户”来说,心是酸的、凉的。

我家就是很多年的“倒找户”。因为家里的姊妹多,父亲又在马家公社兽医站当临时兽医,工资只拿得到正式医生的一半,所以每年挣的工资杯水车薪,拿回生产队买口粮就差了很大一截。

年终决算之后隔不到一两个月,就迎来了农历的新年。生产队里家家户户都是讲究过新年的,家里男劳动力多的又分钱又拿口粮,过个闹热年。而我们这些劳动力少的、娃娃多的,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家的娃娃喜笑颜开地“显摆”。

那年月,生产队的老年人爱说的一句话就是“神仙难过二三月”。当田野里的油菜花变得黄灿灿时,像我家这样的“倒找户”就开始吃了上顿没下顿,甚至揭不开锅了。我母亲常常是出了工回来,烧一大锅水,撒几把玉米粉粉就当一顿。我经常半夜三更饿得睡不着觉……

一天,母亲走到我身边说:“儿子,你妈没读过书,连自己‘李良琼’这三个字都写不起,也说不来啥子大道理。家里弟弟妹妹又多,你是家里的老大,你爸当兽医又被打成‘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反动典型’,关进了宝光寺。现在就只有靠你来顶起这个家了,要给家里减轻负担。我给你找了个师傅,去大凉山担灰桶儿,挣点钱回来买口粮哈。”

第二天天还没亮,母亲就给我准备好了一床10斤重的旧铺盖,并把我送到了机耕道上。就这样,一个刚满14岁的娃儿,就懵懵懂懂地踏上了前往遥远大凉山的打工之路……

 (晚霞报记者 何一东)

上一篇槐花故事下一篇山路弯弯

晚霞报社

养生养心,从容生活

晚霞报社系四川省民政厅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。先后荣获四川省老龄工作和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、四川省“敬老文明号”和全国“敬老文明号”等荣誉,是全国老年报业经营管理优秀单位。

联系方式

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五(9:00-17:00)

联系热线:028-86240569

投稿邮箱:wanxiabao@qq.com

报社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同心路1号

社交分享

Copyright @ 2022 . All Rights Reserved wanxiabao.cn Designed By Bansir

晚霞报社 版权所有       蜀ICP备12031668号-1

本站已支持IPv6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