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
新闻动态

详细内容

“三益公”好戏连台《白蛇传》难以忘怀

温志航

少年时代,走进成都春熙北段的“三益公”(即后来的新闻电影院),一条悠长的小巷热闹非凡。巷口右侧有一卖糖炒板栗的小贩,不停地用锅铲在铁锅内来回翻动,河砂炒热的板栗香味儿扑鼻。那摊位上尖尖的土红纸包装、方方的玻璃镜,显现出成都特色。巷口旁边的川北凉粉,辣粉()辣粉(),姑娘们还在喊:熟油辣子多放点……

巷子两侧尤为引人注目的是:一幅幅剧照宣传画,武生头像、净角脸谱、花旦舞姿,五颜六色,耀眼吸人。黑漆木板的“粉牌”上,用颜料书写的大字,向观众预告当晚(星期日加演午场)或次日的剧目以及演员阵容。我至今记得这儿上演的节目有:《燕燕》《萝卜园》《夫妻桥》《柜中缘》《拷红》《做文章》《红岩》 (第二本)、《军事代表智灭匪巢》等,常在这儿演出的演员有:阳友鹤、陈全波、曾荣华、陈书舫、竞华、杨淑英、司徒慧聪、刘成基、周企何、刘金龙、一笑、静环、戴雪茹、唐云峰、易征祥、萼瑛、颜树、晓艇、筱舫、蓝光临、周文林、雷变影等。年少的我,每逢星期天被热爱艺术的父母牵着小手,到这儿看戏。

清末,在华兴正街老郎庙的原址上,修建了“悦来茶园”,解放后,市政府将其改建为“锦江剧场”,成为全川瞩目的川剧演出的主要阵地,被称作成都市川剧院一团。这“三益公”被称作 “二团”,也是成都的川剧窝子,是成都老百姓休闲娱乐场所。

上世纪50年代,我除了观看过上述剧目之外,至今印象最深的是“文革”前夕,在这里看过大幕戏《白蛇传》。剧中因神妖开战,用了不少特技来塑造艺术形象,其中著名的变脸、吐火等“绝活”,使《白蛇传》名震中外。过去的白素贞一角演出难度很大,一般由二至三个演员共演。1962年著名青年演员田卉文一人担纲主演白素贞,她体态轻盈,身段优美,唱作念打功夫到家,表演精湛,用善于揭示人物个性的独到表演赢得观众,艺术形象光彩照人,唱响四川,饮誉京华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对川剧情有独钟的邓小平同志在19579月亲临“三益公”,他兴味盎然地看过川剧之后,又漫步观众休息室走廊,看见到处贴满“反右”的大字报,立即对陪同他的院领导林捷和著名演员杨淑英说:“你们搞这些干啥?唱戏的把戏唱好就是了!”从此,剧院停止“大鸣大放大字报”,成了成都市唯一没有划右派的单位。

三益公也是名角荟萃的地方,上世纪50年代,重庆市川剧院一团在这里巡回演出,周慕莲、琼莲芳、江尚峰、杨少安、李文杰等名角登台亮相。年少的刘德一走进这条小巷,烧饼、鸡丝面、花生米、糖炒板栗等成都小吃令他馋涎欲滴;剧装、靴子、脸谱、野鸡翎子更叫他眼花缭乱。走在这条小街上,心想自己只要考上当时正在招收学员的重庆市川剧院,就可以从第一家吃到最后一家。三益公的考试让他如愿以偿地进入剧院。刘德一开始学花脸后,天天苦练声腔,半夜起来练功。演《跪门吃草》,他跪在地上,膝盖磨出鲜血,热天破皮,垫棉花走圆场,一双膝盖在舞台上跑得飞快。

多年前,在一次采访中,生前已是巴蜀笑星的刘德一,回忆学艺初期及成都三益公,他充满激情地对我说:“蜀中情缘,魂牵梦绕,下一部戏,我一定要把三益公表现得淋漓尽致!”

晚霞报社

养生养心,从容生活

晚霞报社系四川省民政厅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。先后荣获四川省老龄工作和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、四川省“敬老文明号”和全国“敬老文明号”等荣誉,是全国老年报业经营管理优秀单位。

联系方式

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五(9:00-17:00)

联系热线:028-86240569

投稿邮箱:wanxiabao@qq.com

报社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同心路1号

社交分享

Copyright @ 2022 . All Rights Reserved wanxiabao.cn Designed By Bansir

晚霞报社 版权所有       蜀ICP备12031668号-1

本站已支持IPv6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