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情满石伞村石伞村,是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龙树镇白雀办事处一个有名的村庄,全村7个村民小组,居住着200余户、1500余名村民。那里山清水秀,土壤肥沃,是川西北有名的粮食产区。 石伞村经历了3次行政区划调整和更名。20世纪70年代名称为三台县高峰公社一大队,80年代更名为三台县白雀乡石伞村,90年代初撤乡并镇,白雀乡撤销并入龙树镇,石伞村更名为三台县龙树镇石伞村。 说起石伞村的来历,人们自然会想起村口那把保存完好的清代石伞。 据史料记载,石伞村侯姓众多,侯氏先祖侯文焕原是陕西凤祥府古楼山人氏,自大明正德十三年因宦入川,居住在剑州九龙山杨家庄(属今四川剑阁县),后因张献忠之乱,其后代子孙逃往现在的三台县龙树镇白雀办事处侯家湾。 在今石伞村二社,侯家湾小河沟旁,一块直径4米的连山石上,矗立着一把保存完好的石伞。石伞通高6.2米,伞柱高5.6米,为八棱柱,对角线0.37米。伞盖圆型,直径2.27米,厚0.2米至0.5米,其厚度由边缘向圆心递增。伞盖上面有桃型伞帽,高0.4米,直径0.25米。伞盖下面刻有太极图,以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相间的图案。伞柱上刻有“上谷郡封,住居更名石伞湾。清咸丰五年(1855年)十二月十三日修建”等字样。此石伞系整块坚硬青石雕刻打磨而成,斧凿刀雕,工艺精美,虽经历近200年的风风雨雨仍完好无损,被三台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,石伞村也因石伞而得名、闻名。 古人为何要花巨资建造这把巨型石伞?在当地流传着一个坚贞的爱情故事。 传说清道光年间,有外敌入侵,时任正八品修职的侯氏子孙侯思禄被外派戍边,一去就是十四年。十四年里,侯思禄的妻子每天站在小河边石伞所在地,等待丈夫归来。从早晨等到黄昏,从春等到秋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无望的等待让她思念成疾,郁郁而终。 当侯思禄十四年后衣锦还乡时,面对亡妻的坟茔,天天以泪洗面。为了缅怀妻子,他请工匠打造了这把巨大的石伞,要让他的亡妻不再经受日晒雨淋。埋葬侯思禄妻子的坟坪,距石伞约300米,叫侯家大坟坪。 2020年,石伞村又兼并了龙滩和井泉两个村,人口增至3000人,一跃成为当地脱贫致富模范村和粮油主产区。一代代石伞村人,在石伞下“遮风避雨”,祈求风调雨顺,收获甜蜜爱情。 赵亭 上一篇泸定,因铁索桥而得名下一篇任市镇的前世今生 |